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钛及钛合金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究、生产、加工、应用及相关领域。
Title:Terminology for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6611-1986 钛及钛合金术语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6611-198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用于定义与钛及钛合金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名词。这项标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虽然 GBT 6611-1986 发布时间较早,但其内容在钛及钛合金领域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术语可能已被更新的标准或文件取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最新版本的标准进行确认。
根据 GBT 6611-1986,钛及钛合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再结晶 是指在金属材料加热过程中,由于晶粒内部原子重新排列而形成新的无畸变晶粒的现象。在钛及钛合金加工中,再结晶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例如提高强度和韧性。
“时效硬化”是指通过热处理使钛合金中的某些元素析出并形成强化相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是许多高性能钛合金的重要特性。
钛及钛合金的密度约为 4.5 g/cm³,远低于钢铁(约 7.85 g/cm³),因此具有良好的轻量化特性。
钛及钛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尤其是在氧化性和中性环境中表现出色。这得益于其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能够有效防止进一步腐蚀。
钛及钛合金的熔点通常在 1600°C 至 1700°C 左右,具体数值取决于合金成分。
选择钛及钛合金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焊接前需要严格控制清洁度和保护气氛(如氩气),以避免氧化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