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的光学密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Title:Microphotography Technology - Density Specification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First-Generation Silver-Gelatin Microforms of Source Docu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6160-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缩微摄影技术的标准,主要针对源文件中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的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这一标准为缩微摄影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确保了缩微品的质量和长期保存效果。
银—明胶型缩微品是缩微摄影技术中的一种重要载体,其核心在于利用银盐感光材料记录信息。这种材料具有高分辨率、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档案、图书等重要资料的缩微存储。然而,为了保证这些缩微品的有效性,必须对其密度进行精确控制和测量。
密度是衡量银—明胶型缩微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缩微品的清晰度和可读性。根据GBT 6160-2003的规定,不同类型的缩微品应满足不同的密度范围。例如,用于长期保存的缩微品通常要求密度在1.4至2.0之间,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为了准确测定密度,GBT 6160-2003推荐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专业设备。测量时需选取多个点位进行测试,并计算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此外,还需注意环境条件对测量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都可能影响测量精度。
某大型图书馆曾使用银—明胶型缩微品保存珍贵文献,但发现部分缩微品存在模糊现象。通过参照GBT 6160-2003标准重新检测其密度后发现,这批缩微品的密度普遍低于标准值。经过调整生产工艺并严格遵守标准流程后,新生产的缩微品质量显著提升,不仅提高了阅读体验,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GBT 6160-2003不仅为银—明胶型缩微品的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也为相关行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尽管数字存储逐渐成为主流,但缩微摄影技术仍以其独特优势占据一席之地,而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