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精矿中铜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本文件适用于钨精矿中铜含量的定量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concentrate—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6150.9-2009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钨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这一标准为钨精矿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钨精矿在工业应用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火焰将样品中的铜元素原子化,使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测定其浓度。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铜作为钨精矿中的杂质元素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钨制品的质量和性能。例如,在某些高端合金制造中,过高的铜含量会导致材料的导电性和韧性下降。因此,准确测定铜含量对于优化生产工艺至关重要。
以某大型钨矿企业为例,通过实施GBT 6150.9-2009标准,其生产的钨精矿铜含量从最初的0.3%降至0.05%,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标准中提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如采用化学分离技术去除干扰元素,并严格规范样品制备步骤,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GBT 6150.9-2009标准不仅推动了钨精矿检测技术的进步,还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生产指导。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钨精矿中铜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