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和DDTC-Ag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钨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
Title:Tungsten concentrate -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DDTC-Ag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钨精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冶金、电子、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钨精矿中的杂质元素,尤其是砷(As),会对后续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准确测定钨精矿中砷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GB/T 6150.13-2022标准为这一测定提供了权威的技术依据,其中规定了两种主要的测定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DTC-Ag)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现代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痕量元素的检测。在钨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中,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后转化为砷化物气体,再利用其特定的荧光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检测限低,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高精度分析的需求。
DDTC-Ag分光光度法则是传统经典的化学分析手段,通过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与砷形成有色络合物,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计算砷含量。尽管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但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日常检测需求。
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砷含量的测定。无论是原子荧光光谱法还是DDTC-Ag分光光度法,都体现了现代工业对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的高度重视。通过严格遵守GB/T 6150.13-2022标准,钨精矿生产企业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