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印染污泥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印染污泥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生物质成型燃料。
Title:TZ/AEPI 011-2023 Dyeing and Printing Sludge-based Biomass Molding Fuel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AEPI 011-2023《印染污泥基生物质成型燃料》是近年来在环保和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的一项标准。该标准对印染污泥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使用以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将聚焦于新版标准与旧版标准之间的重要差异,并围绕其中一条关键条文展开深入解读。
新旧版本差异:灰分含量限值调整
在TZAEPI 011-2023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对灰分含量限值的规定进行了调整。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灰分含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具体来说,旧版标准规定灰分含量不得超过25%,而新版则将其降低至20%。这一变化反映了行业对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燃料品质的更高追求。
# 应用方法详解:如何控制灰分含量?
为了满足新版标准中关于灰分含量的要求,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优化生产工艺:
1. 原料预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选择低灰分含量的印染污泥作为主要原料,并通过筛分、清洗等手段去除杂质,从而有效降低最终产品的灰分含量。
2. 工艺参数优化
调整成型设备的工作参数,如压力、温度等,确保燃料成型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灰分残留。例如,适当增加压制力可以促使部分无机物被挤出,从而降低灰分比例。
3. 后处理环节改进
在燃料成型后的冷却阶段,可以通过风冷或其他物理方式进一步去除表面附着的微小颗粒,进一步降低灰分含量。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可以达到新版标准对灰分含量的要求,还能提升燃料的整体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这对于推动印染污泥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TZAEPI 011-2023通过对灰分含量限值的严格规定,引导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工艺,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行业内各相关方能够积极响应并落实这些要求,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