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loud point for ethylene oxide type and ethylene oxide-propylene oxide block copolymer type nonionic surfact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5559-2010 标准 中环氧乙烷型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测定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浊点测定是指通过加热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观察其从透明变为浑浊时的温度,以此来表征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性能。
浊点是评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对于产品配方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采用动态升温法,将样品与去离子水混合后,在恒定搅拌条件下逐渐升高温度,直至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浊点。
是的,浊点测定结果可能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仪器精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应在恒温实验室中进行,并定期校准仪器。
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光学仪器检测。当溶液中出现可见的小颗粒或悬浮物时,即可判定为浑浊。
为了提高重复性,每次实验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并使用相同批次的仪器和试剂。
浊点测定值可以作为参考数据,但还需结合其他性能指标(如乳化能力、泡沫性能等)综合评估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
不能直接替代。如果仪器不符合标准要求,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建议使用符合GBT 5559-2010标准的专用设备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