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药材乌天麻种植用蜜环菌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菌种选择、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质量控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乌天麻种植过程中蜜环菌的生产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ney Fungus Used in 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Oligocene Tianm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绿色药材种植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TYNZYC 0108-2025 绿色药材 乌天麻种植用蜜环菌生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蜜环菌培养基配制方面的差异,并深入解析其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
蜜环菌培养基配制的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蜜环菌培养基主要使用木屑、麸皮等传统材料,但这些材料来源有限且成本较高。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优化,推荐采用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之一。这一改变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应用方法详解
1.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秸秆或其他适合的农作物秸秆。这些原料需经过粉碎处理,确保粒径均匀,便于后续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
2. 预处理:将粉碎后的秸秆与适量石灰水混合,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通常为7.0-7.5),然后堆放发酵约一周时间。此步骤有助于杀灭杂菌并改善基质结构。
3. 配料混合: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其他辅料如麦麸、石膏粉等,充分搅拌均匀后装袋密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方比例以达到最佳效果。
4. 灭菌操作:将装好料的袋子放入高压锅内,在121℃条件下蒸煮2小时以上进行彻底灭菌。这一步骤对于防止污染至关重要。
5. 接种培养:待冷却至室温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蜜环菌菌种。之后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直至长满整个培养基为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蜜环菌培养基,用于乌天麻种植过程中促进药材生长发育。这种基于农作物秸秆的新配方既环保又经济实惠,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