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人工智能领域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从事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教学的人员。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Vocabulary - Part 2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Speech recognition and synthe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M3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5271.29-2006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在语音识别与合成领域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以下是10项可行的弹性方案。
将语音识别与合成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功能。这种设计允许在需要时单独升级或替换模块,从而减少整体维护成本。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计算资源分配,例如在低负载时段减少服务器数量,而在高负载时段增加资源投入,以优化成本效益。
优先开发高频使用的语言模型,而非一次性覆盖所有语言。通过逐步扩展语言范围,既能满足核心用户需求,又能控制开发成本。
引入自动化工具对语音数据进行预处理(如降噪、标准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结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灵活选择存储和计算资源的位置。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公有云的弹性扩展能力降低基础设施投资。
采用增量式模型更新策略,仅对变化较大的部分进行重新训练,避免全量更新带来的高昂成本。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收集并分析用户的使用体验,针对性地改进系统性能。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盲目优化导致的资源浪费。
合理利用开源语音处理框架(如Kaldi、DeepSpeech等),在确保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减少从零开始开发的成本。
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分层服务,例如基础版免费提供有限功能,高级版则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并优化收入结构。
开发统一接口以适配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减少因适配不同平台而产生的重复开发工作,同时扩大潜在用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