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开放系统互连(OSI)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信息技术领域中涉及开放系统互连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Vocabulary - Part 26: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M0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271.26-2010 是什么标准?
GBT 5271.26-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词汇 第26部分:开放系统互连》的编号,它定义了与开放系统互连(OSI)相关的专业术语及其解释。
什么是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是一个概念框架,用于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过程。它将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GBT 5271.26-2010 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该标准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一套统一的术语和定义,帮助技术人员在讨论开放系统互连相关技术时避免歧义。它适用于教育、研究、开发和技术文档编写。
GBT 5271.26-2010 中提到的OSI七层模型有哪些具体功能?
为什么需要GBT 5271.26-2010 这样的标准?
由于不同厂商和技术人员可能对OSI模型的术语有不同的理解,GBT 5271.26-2010 提供了一套权威的定义,有助于消除歧义,促进国际和国内的技术交流。
GBT 5271.26-2010 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网络?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等。
GBT 5271.26-2010 和TCP/IP协议有什么关系?
TCP/IP协议是实际使用的网络协议栈,而OSI模型是一种理论框架。两者并不完全对应,但OSI模型为TCP/IP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如何获取GBT 5271.26-2010 标准文件?
GBT 5271.26-2010 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关出版机构购买,也可以通过一些商业数据库查询。
GBT 5271.26-2010 是否已经过时?
虽然OSI模型本身仍然具有理论价值,但实际网络中更多使用的是TCP/IP协议栈。不过,GBT 5271.26-2010 依然作为术语定义的标准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