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萤石在105℃下的质量损失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萤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Title:Fluorspar - Determination of mass loss at 105℃ -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D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5195.3-2017标准中萤石105℃质损量测定方法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答:GB/T 5195.3-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重量法测定萤石在105℃条件下质损量的方法。此标准适用于萤石的质量检测,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控制水分含量或挥发性物质时。
答:105℃是标准规定的温度条件,这一温度能够有效去除萤石中的水分和其他易挥发成分,同时避免高温导致样品分解或改变其化学性质。因此,105℃被认为是适合萤石质损量测定的理想温度。
答:测定步骤如下:
答:试样达到恒重的标准是连续两次称量之间的质量差异不超过0.0002g。如果满足此条件,则认为试样已达到恒重状态。
答:是的,如果试样中含有其他挥发性杂质(如有机物或其他易挥发成分),这些物质可能会在105℃下挥发,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因此,在测定前应对试样进行充分预处理,以减少杂质干扰。
答:虽然理论上可以在其他温度下进行测定,但105℃是标准规定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既能有效去除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又不会对萤石的结构造成破坏。如果使用其他温度,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答:在测定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答: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并确保每次试验的环境条件一致。此外,建议在同一实验室内由同一操作人员完成多次平行测定,以验证结果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