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萤石中硅、铝、铁、钾、镁和钛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萤石中上述元素含量的测定。
Title:Fluorspar -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aluminum, iron, potassium, magnesium and titanium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195.16-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萤石中硅、铝、铁、钾、镁和钛含量的具体方法。这项标准不仅为萤石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相关行业的生产与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萤石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冶金、玻璃制造及氟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ICP-AES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技术的分析手段,其核心在于利用高频感应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当样品被引入等离子体时,元素原子或离子会被激发至高能态并释放特征波长的光辐射。通过检测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元素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以及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
以某大型萤石矿为例,该矿区采用GB/T 5195.16-2017标准对其产品进行了全面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萤石的硅含量为0.3%,铝含量为0.1%,铁含量为0.05%。相比之下,钾、镁和钛的含量均低于0.01%。这一结果表明,该批萤石符合国际优质萤石的标准要求,可直接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GB/T 5195.16-2017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萤石产品质量的可控性,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确、高效的分析方法应用于萤石及其他矿物资源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