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灼热丝试验方法对电工电子产品中使用的材料进行着火危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和试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中非金属材料部件的着火危险性评估。
Title:Glow-wire-base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 Part 13: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glow-wire flammability of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169.13-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的一部分,专门用于评估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因灼热丝引发的燃烧特性。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电工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及材料,旨在通过模拟高温环境下的热应力,检测材料是否具备足够的阻燃性能,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灼热丝试验的核心在于通过加热一根金属丝至规定温度(通常为750℃或更高),然后将其接触被测样品表面一定时间,观察样品是否会点燃或产生持续燃烧。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揭示材料的易燃性,还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其燃烧特性、熄灭时间和烟雾释放量等关键指标。
在现代工业中,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和工业领域,因此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例如,在家电行业中,许多产品(如冰箱、洗衣机)需要满足严格的防火要求。通过GB/T 5169.13-2006标准的测试,制造商可以确保产品在遇到过热或短路等异常情况时不会引发火灾隐患。
某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曾因一款新型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材料未能通过GB/T 5169.13-2006测试而被迫召回数万台产品。据调查,该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产生滴落物并引发火焰蔓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过改进后,新版本采用了更耐高温的复合材料,不仅顺利通过了测试,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GB/T 5169.13-2006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更加智能化的测试系统,以及针对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这些努力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