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银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材料中银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Determination of silver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121.19-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用于指导铜及铜合金中银含量的测定方法。这一标准的制定旨在为金属材料检测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银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元素,在铜及铜合金中的存在不仅影响材料的性能,还具有经济价值。因此,精确测定银含量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银在铜及铜合金中的含量虽然通常较低,但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银能够显著提高铜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因此常被用作高性能电子元件和特种合金的基础材料。此外,银的高价值也使得其在回收利用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满足工业需求,准确测定银含量成为一项关键任务。
根据 GBT 5121.19-1996 的规定,银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重量法或容量法。以下是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根据样品特性和实验室条件决定。
以某铜冶炼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铜合金中的银含量,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通过采用 GBT 5121.19-1996 中的重量法,企业成功将银含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该企业的年产量超过万吨,每年因银含量超标导致的废品率下降了3%以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检测技术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逐渐应用于银含量的测定。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降低了人为误差。然而,传统方法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需依赖经典方法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GBT 5121.19-1996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银含量测定方案,为铜及铜合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