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食品用原料骨碎补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保健食品中使用的骨碎补原料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Title:Health Food Ingredients - Bone Fragment Suppl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NHFA 111.15-2023《保健食品用原料 骨碎补》标准在2023年发布,相较于旧版标准有了诸多更新。其中,骨碎补的质量控制指标变化尤为显著。本文将聚焦于“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与意义。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变化
在新标准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升级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一改变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还增强了结果的可重复性。
# 新方法的应用步骤
1. 样品制备:取适量骨碎补药材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过滤,得到待测液。
2. 仪器准备:使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设定波长为280nm。
3. 色谱条件:选用反相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1.0ml/min。
4. 进样分析: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色谱仪,记录峰面积。
5. 计算与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总黄酮的含量。
# 方法改进的意义
采用HPLC法能够更精确地分离和定量骨碎补中的不同黄酮类成分,避免了传统方法因杂质干扰导致的误差。此外,该方法的灵敏度更高,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黄酮类物质,从而更好地评估骨碎补的质量。
通过这一改进,生产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地控制原料质量,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检测手段。这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