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城区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智能化技术的基本要求、系统组成、监测参数、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区范围内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telligent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of Urban Water Supply Network in Beijing - TEGA 4-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EGA 4-2022与旧版标准对比:北京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智能化技术指南关键变化解析》
在TEGA 4-2022《北京市区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智能化技术指南》中,有一项重要的修订内容是关于“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要求。相比旧版标准,新版对这一部分的描述更加具体且具有操作性。具体来说,旧版标准仅提出了“应建立实时监控系统”,但并未明确系统的架构和性能指标。而TEGA 4-2022则明确规定了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支持多协议数据接口,二是确保数据延迟不超过5秒,三是实现异常报警功能。
以某大型供水企业为例,其在实施该标准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来满足多协议支持的需求。例如,可以采用嵌入式网关作为核心组件,它能够兼容Modbus、OPC UA等多种工业通信协议。接着,在软件层面,企业应当开发或选用成熟的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用于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此外,为了达到数据延迟的要求,还需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比如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减少传输路径上的时间损耗。
另外,异常报警机制的设计也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设置合理的阈值范围,还需要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潜在风险点,比如水温突然升高可能预示着管道老化或泄漏等问题。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发送通知,并记录详细信息以便后续追溯。
通过以上措施,该供水企业成功提升了管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其他单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