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植物油中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溶剂残留量等项目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检测。
Title:Analysis methods for hygiene standard of edible vegetable o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5009.37-199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5009.37-1996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这些指标是衡量食用植物油质量的重要卫生标准,用于判断油脂是否变质或受到污染。
酸价和过氧化值是评价食用植物油品质的关键指标。过高会导致油脂产生异味、颜色变化,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如引发消化不良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
酸价的测定通常采用碱滴定法:
过氧化值的测定基于碘化反应:
如果酸价或过氧化值超过标准范围,说明油脂可能已经变质。此时应停止使用该油脂,避免食用。同时,应对生产或储存过程进行检查,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各种食用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油脂可能在检测条件上略有差异,需参照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虽然该标准发布于1996年,但由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仍被广泛引用。然而,随着技术进步,部分新标准可能已更新或替代了某些内容。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相关标准文件。
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可能导致油脂产生有害物质(如醛、酮类化合物),长期食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甚至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因此,定期检测并控制这些指标至关重要。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