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辣椒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辣椒种植过程中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in Diseases of Hunan Chil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辣椒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主要病害如疫病、炭疽病等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有效控制这些病害,湖南省制定了《TXJY 2109-2023 湖南辣椒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生物防治措施”方面的差异,并详细解析新版标准中关于利用拮抗菌剂进行病害防控的具体应用方法。
生物防治措施的变化
相较于旧版标准,《TXJY 2109-2023》更加强调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使用拮抗菌剂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旧版标准虽然也提到了可以采用拮抗菌剂来抑制病原菌生长,但并未给出具体的种类选择及操作步骤。而新版标准则明确了可以选择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高效拮抗菌种,并且规定了从培养到施用的一系列流程。
拮抗菌剂的应用方法详解
根据新版标准,利用拮抗菌剂防控湖南辣椒病害的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菌种选择与培养
首先需要挑选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拮抗菌种,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或荧光假单胞菌。这些菌种可通过专业机构购买或者自行分离获得。一旦选定菌种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其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直至达到所需的浓度。
2. 田间准备
在实际应用前,需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包括清除杂草以及残留在地表的病株残体,以减少病原菌基数。同时确保土壤湿润度适中,以便于后续喷洒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施用方式
将经过培养后的拮抗菌液均匀喷洒于辣椒植株叶片表面及根部周围土壤上。建议在晴朗天气下早晚时段进行作业,避免强光直射影响效果。每次施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常每亩地使用量约为50升左右。
4. 后续管理
施用完拮抗菌剂后,还需定期观察辣椒长势及病害情况。如果发现仍有部分植株出现明显病症,则可适当增加施用频率。此外,还应注意轮作制度安排,防止因连作导致病原菌积累过多。
通过以上详细的步骤指导,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生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指南。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湖南辣椒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