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高氯酸重量法测定金属铬中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金属铬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一般为0.01%~1.00%(质量分数)。
Title:Chromium metal -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ontent - Perchloric acid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4702.2-2008标准中金属铬中硅含量测定(高氯酸重量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 GB/T 4702.2-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高氯酸重量法测定金属铬中硅含量的具体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金属铬中硅含量的定量分析,是实验室检测的重要依据。
回答: 高氯酸重量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氯酸将金属铬中的硅氧化为二氧化硅(SiO₂),然后通过称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硅的含量。具体步骤包括样品溶解、氧化处理、沉淀过滤、干燥及称重等环节。
回答: 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沉淀不完全或副反应发生,而时间不足可能使氧化不充分。因此,需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回答: 干扰因素主要包括其他元素的氧化产物和沉淀物。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回答: 判断沉淀是否完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回答: 是的,实验结果通常需要校正。由于实验条件可能存在偏差,如仪器精度、试剂纯度等,因此需要通过标准样品校准曲线或内标法对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回答: 高氯酸重量法适用于金属铬中硅含量的测定,其检测范围一般为0.01%至5%。超出此范围时,建议采用其他更灵敏的方法进行补充检测。
回答: 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回答: 实验结束后,高氯酸废液不能直接排放,需按照危险化学品处理规范进行妥善处置。建议将其收集后交由专业机构进行集中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
回答: 正确记录实验数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