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通常为0.1%~15%。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ponge titanium,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aluminium content - Alkali separation-EDTA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4698.8-1996标准中“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铝量”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回答:GB/T 4698.8-1996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碱分离与EDTA络合滴定相结合的技术,用于精确测定样品中的铝含量。
回答:碱分离步骤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干扰元素(如铁、锰等),避免这些元素对后续EDTA滴定的干扰。通过碱性溶液处理,可以将铝与其他金属离子有效分离。
回答:EDTA络合滴定法利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与铝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pH值为5.5-6.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铝离子,通过颜色变化或电位变化指示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铝的含量。
回答:通常选用0.01 mol/L或0.02 mol/L的EDTA标准溶液。具体浓度的选择需根据样品中铝的预期含量调整,以确保滴定过程中消耗的体积适中,便于准确测量。
回答:滴定终点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判断:
回答:样品预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回答:本方法适用于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尤其适合于铝含量较低的样品。对于其他金属材料中的铝含量测定,可能需要调整操作条件。
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验证:
回答: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
回答:提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