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钒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钒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sponge titanium,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 - Part 12: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content - Ammonium ferrous sulfate titration method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698.12-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具体针对钒元素含量的测定提出了两种方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这两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与科研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手段,其原理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定量测定钒的含量。在这一过程中,钒被氧化成高价态,随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进行滴定,直至反应终点。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实验室环境中的常规检测。
例如,在某钛合金厂的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利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对一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对误差低于3%,满足了日常质量监控的需求。
ICP-AES是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通过将样品雾化后引入高温等离子体中激发发光,进而依据光谱特征波长定量分析钒元素。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复杂基体中的微量成分分析。
以某科研机构为例,研究人员采用ICP-AES对不同批次的钛合金样品进行钒含量测定,发现其精确度可达到±0.01%,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需求。如果追求经济性和通用性,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若需要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则推荐使用ICP-AES。两者各有千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使用。
综上所述,GBT 4698.12-2017 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标准体系,不仅规范了钒含量测定的操作流程,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