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样品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s of Oxaziclomefon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Rice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AIA 0210-2023与旧版标准对比——以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例》
在TNAIA 0210-2023《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中,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净化方式以及浓缩步骤上进行了优化。
首先,在样品提取溶剂方面,旧版标准采用的是乙腈和水的混合液,而TNAIA 0210-2023则改用了甲醇和水的组合。这一改变主要是基于对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溶解性能的研究结果。甲醇作为一种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能够更有效地将目标化合物从样品基质中提取出来,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在样品净化过程中,新版标准引入了固相萃取技术(SPE)。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液液萃取具有更高的回收率和更低的背景干扰。具体操作时,先将提取后的溶液通过装有C18填料的SPE小柱,去除脂肪等杂质,再用甲醇洗脱目标化合物。这种净化方式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减少了溶剂使用量,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最后,在浓缩步骤上,旧版标准推荐直接将净化后的溶液置于氮气流下吹干,而新版标准则要求先将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后再进行浓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浓度过高而导致仪器进样时产生记忆效应,进而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稳定性。
这些改进措施使得TNAIA 0210-2023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尤其是在复杂基质中的检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是推动该标准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