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公共安全
  • GBT 44013-2024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GBT 44013-2024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分类公共安全灾害应对
    21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3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与分类原则、要求及标识。本文件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Emergency Shelter -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 封面预览

    GBT 44013-2024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 拓展解读

    GBT 44013-2024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级与分类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能力。GB/T 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标准的出台,为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这一标准不仅明确了分级和分类的具体要求,还强调了场所的功能性和适用性。

    分级标准:根据GB/T 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被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避难场所能够满足大规模人群的长时间安置需求,配备完善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二级避难场所则侧重于中等规模人群的短期安置,功能相对简化;三级避难场所主要服务于小型社区或村庄,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基本的庇护条件。

    • 一级避难场所通常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如大型公园、体育场馆等。
    • 二级避难场所多设置在城市边缘或郊区,例如学校操场、广场等。
    • 三级避难场所则分布于农村地区,以村委会、小型活动场地为主。

    分类标准:除了分级外,该标准还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功能分类,包括生活类、医疗类、物资储备类等。生活类避难场所注重提供基础生活服务,医疗类场所则负责紧急医疗救助,而物资储备类场所则是灾害期间物资调配的关键节点。

    以北京市为例,该市已建成多个符合GB/T 44013-2024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例如,朝阳公园作为一级避难场所,配备了先进的供水系统和通信设备,可容纳数万人长期居住。而海淀区某中学操场,则被改造为二级避难场所,主要用于周边居民的临时安置。

    GB/T 44013-2024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整体水平,还推动了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普及。未来,随着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成为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强大防线。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44009-2024 绿色产品评价 染料

    GBT 44012-2024 应急避难场所 术语

    GBT 44014-2024 应急避难场所 标志

    GBT 44060-2024 地貌类型分类与编码规则

    GBT 4513-2000 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