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热导法测定钼及其合金中氧量和氮量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钼及其合金中氧量(0.005%~0.5%)和氮量(0.001%~0.05%)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molybdenum - Part 23: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and nitrogen content - Inert gas fusion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 Thermal conductivit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325.23-2013 钼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氧量和氮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热导法》是一项专门用于钼及其合金中氧和氮含量测定的重要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利用惰气熔融技术和先进的检测手段(如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来精确测量钼材料中氧和氮元素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还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钼材料质量控制的需求。
该标准的核心在于采用惰性气体(如氩气)作为载体,将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熔融分解,使其中的氧和氮元素转化为气体形式。随后,通过红外吸收法检测氧气含量,而氮气则利用热导法进行测量。这两种技术分别基于不同物理化学原理,确保了检测结果的高度可靠性。
钼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氧和氮杂质会严重影响钼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因此,严格控制这些杂质含量至关重要。例如,在制造高性能合金时,氧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材料脆化,而氮含量超标则可能引发晶间腐蚀等问题。
以某大型钢铁企业为例,其在生产高强度钢的过程中曾因钼原料中氧含量超标导致产品性能下降。通过引入GBT 4325.23-2013标准中的检测方法,企业成功优化了原材料筛选流程,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废品率。
GBT 4325.23-2013不仅为钼材料的质量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标准化进程。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类似的标准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该标准还促进了检测设备的技术革新,推动了国内仪器制造商的研发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GBT 4325.23-2013 钼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氧量和氮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热导法》是一项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标准,对于保障钼材料质量和推动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