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碳化钨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钨粉和炭黑为原料,经混合、还原、碳化等工艺制取的碳化钨粉,主要用于生产硬质合金制品。
Title:Carbon Tungsten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295-1993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碳化钨粉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4295-1993 主要规定了碳化钨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钨精矿为原料制备的碳化钨粉,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和其他相关领域。
碳化钨粉是硬质合金生产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耐磨性。它主要应用于制造切削工具、采矿工具、模具以及其他需要高耐磨性能的工业产品。
根据 GBT 4295-1993,碳化钨粉的粒度分布分为多个级别(如 -200 目、-325 目等)。具体要求取决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用于精密加工的碳化钨粉通常要求更细的粒度分布。
质量判断需依据以下关键指标:
氧含量是碳化钨粉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高氧含量会导致碳化钨粉的活性增加,从而影响其在硬质合金生产中的烧结性能。因此,GBT 4295-1993 对氧含量设定了严格的上限要求。
根据 GBT 4295-1993,碳化钨粉的包装应采用防潮、防污染的密封容器,避免与酸碱物质接触。运输过程中需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同时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中。
粒度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硬质合金产品的性能不稳定,例如硬度和韧性之间的矛盾。因此,GBT 4295-1993 强调粒度分布需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碳化钨粉的生产过程包括氧化钨的制备、碳化反应和粉碎分级等步骤。关键技术点包括:
GBT 4295-1993 主要适用于以钨精矿为原料生产的碳化钨粉,但不完全涵盖其他特殊用途的碳化钨粉(如超细或纳米级碳化钨粉)。对于这些特殊产品,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选择碳化钨粉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