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太赫兹光谱数据库的数据格式要求、结构设计、元数据描述及数据交换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太赫兹光谱数据分析、存储、共享及应用开发等相关领域。
Title:Terahertz Spectroscopy Database Data Forma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ATA 059-2023《太赫兹光谱数据库数据格式规范》是在原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后发布的最新版本。本文将聚焦于其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数据标注要求”,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并未对数据标注提出具体要求,仅笼统地提到需要记录实验条件。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所有进入数据库的数据必须包含详细的标注信息。这些标注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部分:样品基本信息(如名称、来源、制备方法)、测试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仪器设置参数(如扫描范围、分辨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
以样品基本信息为例,为了确保数据具有可追溯性和一致性,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样品描述应当详尽且准确。例如,在描述有机化合物时,除了提供化学式外,还应注明其纯度等级、是否含有杂质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此外,对于不同批次生产的相同样品也需做出区分标识,以便用户能够正确理解数据背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或研究机构在构建自己的太赫兹光谱数据库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施这一要求:
1. 在采集每组数据之前,建立统一的数据模板,涵盖上述各项内容;
2. 对于每批新进样品,先完成基础信息录入后再安排测试;
3. 测试完成后,及时补充完整的标注信息;
4. 定期检查已存档数据的完整性,发现遗漏应及时补全。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提高了数据库内数据的质量与可靠性,也为后续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这也促进了行业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整个领域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