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GBT 42190-2022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霾

    GBT 42190-2022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霾
    卫星遥感霾监测大气环境遥感技术数据处理
    19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4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霾监测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数据要求、质量控制和成果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霾监测与评估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Haz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 封面预览

    GBT 42190-2022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霾
  • 拓展解读

    GBT 42190-2022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霾的监测与应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霾作为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现象,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为了规范霾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中国制定了《GBT 42190-2022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为霾的科学监测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霾的定义、监测原理、技术流程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颗粒物(如PM2.5和PM10)导致能见度下降的现象。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霾的区域分布、浓度变化及传输路径的动态监测,从而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在霾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卫星遥感技术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间接反映霾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例如,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和VIIRS(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等卫星传感器能够捕捉到霾的分布特征,帮助科研人员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

    • 数据获取: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多波段成像,获取大气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
    • 数据处理:利用反演算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直接用于分析的霾浓度信息。
    • 结果验证:通过地面观测站的数据对比,确保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典型案例分析

    以2021年北京地区霾污染事件为例,卫星遥感数据显示,霾污染期间北京市的AOD值显著升高,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0。结合地面监测数据,科研人员发现,此次霾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周边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霾污染溯源和预警中的价值。

    此外,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政府和环保部门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例如限制高污染企业生产、优化交通管理等,从而有效缓解霾污染问题。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我国重点城市的霾污染天数逐年减少,这与卫星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治理密不可分。

    总之,《GBT 42190-2022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为霾的科学监测提供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框架,推动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遥感监测将在霾污染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42193.1-2022 道路车辆 车辆和外部设备之间排放相关诊断的通信 第1部分:一般信息和使用案例定义

    GBT 42528-2023 时空大数据技术规范

    GBT 42640-2023 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范

    GBT 4872-1985 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键盘上控制键定位的原则

    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