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爆炸危险化学品贮存安全监测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通信要求、安全性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爆炸危险化学品贮存场所中使用的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评估。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nsor networks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f explosive hazardous chemicals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M7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根据GBT 41800-2022
标准,以下是从核心业务环节出发,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旨在优化流程并降低运营成本。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报警模块)。这种设计可以灵活调整单个模块的功能,减少整体维护成本。
在满足监测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性价比高的智能传感器,通过优化算法弥补性能差异,从而降低硬件采购成本。
建立分级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的严重程度触发不同级别的警报。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误报,提升系统的响应效率。
引入远程监控功能,允许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监测数据。这种方式减少了现场巡检频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对历史数据进行压缩存储,并设置合理的数据保留周期。这不仅能节省存储资源,还能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结合多种传感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一传感器的数量,节约设备投入。
为监测系统增加定期自检功能,自动检测各模块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通知,避免因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通过优化电源管理系统,降低设备运行时的能耗。例如,利用低功耗模式或太阳能供电等方式减少电力消耗。
建立统一的技术培训平台,共享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此举不仅提高了员工技能水平,还减少了重复培训的成本。
提供多种部署选项(如固定式、移动式或云服务),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这种灵活性有助于降低不必要的初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