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增菌、分离培养、鉴定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定性检测。
Title:Detection method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in animal origin f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1627-202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动物源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检测的标准。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和提高食品检测领域的技术水平,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家禽、牲畜等动物体内,若未被及时检测和控制,可能导致人类感染,引发胃肠道疾病。
GB/T 41627-2022 标准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其中主要包括选择性培养基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选择性培养基法通过特定的营养成分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空肠弯曲菌的检出率。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则利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空肠弯曲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该标准的应用范围涵盖了肉类、乳制品、蛋类等多种动物源食品。例如,在某大型家禽养殖场的检测实践中,通过采用GB/T 41627-2022 标准,技术人员成功筛查出一批携带空肠弯曲菌的鸡群,并及时采取了隔离措施,避免了病原体扩散至市场流通环节。
此外,该标准还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指标。据统计,自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动物源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下降,从原来的15%降至目前的3%左右,这不仅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检测方法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图像识别技术可能被用于快速判断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态,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同时,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也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实验室间的比对验证、完善配套法规体系等。
总之,GB/T 41627-2022 标准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也为全球食品安全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它标志着我国在动物源食品检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