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畜禽场中畜禽舍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建筑设计、通风、温湿度控制、光照、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场畜禽舍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Goo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Large-scale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41441.2-2022核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针对规模化畜禽场的良好生产环境的技术要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采用模块化建筑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畜禽舍的规模和布局,减少初期固定投资,并提高后期改造的灵活性。
设计具备多种运行模式的通风系统,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季节变化和外界气候条件灵活切换模式,降低能耗。
将畜禽舍划分为多个温控区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并自动调节,避免对整个舍区进行统一调控,从而节省能源。
建立循环水处理系统,将清洗废水经过简单净化后用于非直接接触的清洁工作,减少水资源浪费。
选用符合标准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如可降解或可回收材料,既满足功能需求又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设计储料设施时增加多功能用途,例如结合饲料存储与发酵功能,减少额外设备投入。
引入自动化喂养设备,通过编程设置不同阶段的喂养量,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精准度并降低人力成本。
利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昼夜变化和动物习性动态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间,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实施分区消毒策略,仅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消毒,而非全舍覆盖,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
搭建远程监控平台,实时掌握畜禽舍内的各项指标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减少现场巡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