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属加工液用消泡剂消抑泡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试验设备、材料、步骤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评估金属加工液中消泡剂的消泡和抑泡性能。
Title:Test Method for Defoaming and Anti-foaming Performance of Defoamers for Metalworking Fluids
中国标准分类号:G76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STM 00865-2023 金属加工液用消泡剂 消抑泡性能的测试方法》中“动态起泡法”这一测试方法为例,探讨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变化及具体应用。
动态起泡法是衡量金属加工液用消泡剂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对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首先,在实验装置方面,新版标准明确了气流速率和液体温度控制的要求。例如,要求气体流量计精度达到±1%,并确保水浴控温系统能够稳定维持在设定温度±0.5℃范围内。这些改进有助于减少因设备误差带来的测试偏差,保证不同实验室间数据对比的有效性。
其次,在操作步骤上,新版标准增加了预处理环节,并细化了取样量和混合方式的具体要求。按照规定,样品需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精确称取一定质量加入到指定体积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快速倒入带有刻度标记的玻璃器皿内。此外,对于初次充气时间和后续间隔时间也做了明确规定,目的是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泡沫生成的真实状况。
最后,在结果判定部分,新版标准引入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传统的泡沫高度外,还增加了消泡速度和抑泡效果两项关键参数。通过综合考量这三个维度的表现情况来全面评估消泡剂的实际功效。同时,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差异,还提出了相对误差限值的概念,即当两组平行试验所得平均值之差不超过总体均值的10%时,则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TCSTM 00865-2023》相较于前一版本,在动态起泡法的应用细节上做出了诸多有益补充和完善。这些改变不仅增强了该测试方法的技术含量,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质量评估依据。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最新版标准执行相应检测工作,从而确保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