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于辅助建筑物人员疏散的电梯的设计、安装、检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建筑物中用于人员疏散的电梯系统,旨在提高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效率。
Title:Requirements for Elevators Used in Building Personnel Evac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41122-2021
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建筑用途和人员密度,将电梯划分为不同等级,优先为高风险区域配置符合标准的电梯设备。这样可以避免对低风险区域过度投入资源。
对于大型建筑,采用分区测试的方式,而非整体同步测试。通过合理规划测试时间,减少设备停运对日常运营的影响。
利用现有楼宇管理系统(BMS)整合电梯监控功能,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更高效的运行状态监测。
将电梯维护工作分解为多个模块,按需安排维护任务。例如,仅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关键部件进行深度维护,以减少频繁停机。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备用电源容量,避免因冗余设计导致的成本浪费。同时,定期评估备用电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与其他建筑或企业合作,共享专业培训资源。通过集中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降低单独投入的成本。
引入远程诊断技术,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并提前预警故障。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现场维修频率,提高响应效率。
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紧急疏散场景,替代传统实地演练。这种方式既节省了场地和时间,又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在设计阶段考虑电梯的多功能性,使其既能满足疏散需求,也能服务于日常运营。例如,增加语音导航功能,方便所有人群使用。
选择长期租赁电梯设备的方式,而非一次性购买。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初始投资压力,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