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法庭科学DNA鉴定文书的内容和格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中DNA鉴定文书的编制和使用。
Title:Forensic Science - Content and Format of DNA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1021-2021 是中国关于法庭科学DNA鉴定的重要标准,用于规范DNA鉴定文书的内容与格式。以下是围绕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41021-2021 主要适用于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机构在办理涉及DNA鉴定案件时,对鉴定文书的内容与格式进行规范化管理。此外,该标准也可供相关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参考使用。
DNA鉴定文书通常包括以下核心部分:
不可以。鉴定意见必须明确、客观、科学,不能模棱两可或带有主观倾向。例如,“支持某人是案件中生物样本的来源者”或“不支持某人是案件中生物样本的来源者”。
样本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所有信息需准确无误,以便后续追溯和验证。
是的。任何影响鉴定结果的技术问题都应在文书中如实记录,并说明可能的影响范围及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有助于增强鉴定意见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根据GBT 41021-2021的要求,鉴定文书在正式出具前应经过内部审核或复核程序,必要时还需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或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鉴定意见存在争议,应首先由鉴定机构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复核。若仍无法达成一致,可提请更高层级的司法机关或权威机构进行仲裁。同时,鉴定文书应保留完整的争议处理记录。
根据相关规定,鉴定文书及相关档案材料的保存期限一般为案件结案后至少10年。具体要求可能因案件性质和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鉴定文书属于敏感性法律文件,通常不对公众公开。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法院审理需要),可能会依法向相关人员或机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