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镧铈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本文件适用于以氧化物计的稀土总量在95.00%~99.99%范围内的镧铈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总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anthanum and cerium metals and their compound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0795.2-2021是中国国家标准的一部分,专门针对镧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该标准的第二部分专注于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为相关行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现代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准确测定其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稀土元素是一组化学性质相似的过渡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例如,钕铁硼永磁材料是制造高效电机和风力发电机的关键材料;而钇铝石榴石(YAG)则被用于激光技术。这些应用领域对稀土元素的纯度和成分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GBT 40795.2-2021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稀土量的精确测定,该标准引入了多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其中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以及重量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例如,ICP-OES能够快速检测多种元素,而XRF则适合非破坏性测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还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以某稀土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采用GBT 40795.2-2021标准对其生产的镧铈合金进行了多次检测。结果显示,采用ICP-OES测得的镧含量平均值为65.3%,而XRF测得的结果为65.1%。两者的偏差仅为0.2%,证明了标准方法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此外,通过重量分析法验证了结果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可信度。
这些数据表明,GBT 40795.2-2021标准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还显著提升了稀土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标准有望进一步优化,为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