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中低压电力线通信的数据链路层规范,包括帧结构、介质访问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ter-system remot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Low voltag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 Part 2: Data link layer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M1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40786.2-2021
标准核心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执行方式。以下是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数据链路层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实时网络负载情况,灵活调整信道带宽以优化传输效率。优点: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整体性能。
引入智能算法,动态调整重传策略,仅对必要数据包进行重传。优点:降低冗余操作,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将协议栈设计为模块化结构,支持按需加载功能模块。优点:减少不必要的模块加载,降低硬件资源占用。
利用多个频段协同工作,在不同频段之间切换以适应信号干扰。优点: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通信稳定性。
采用高效的数据压缩和加密算法,平衡安全性和传输效率。优点:降低传输数据量,节省带宽资源。
为不同类型的数据设置不同的优先级,确保关键任务优先处理。优点:提升重要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减轻主服务器压力。优点:降低延迟,提高响应速度。
根据距离和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发送功率以优化能耗。优点:延长设备续航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结合有线与无线通信技术,形成混合接入方式。优点:弥补单一介质的不足,提升网络覆盖范围。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提前预测潜在故障并采取预防措施。优点:减少意外中断,保障系统连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