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器与电池构成的混合电源系统。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ybrid power supply of electric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电动汽车(EV)已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规范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40433-2021 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这一标准为电动汽车的混合电源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
混合电源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混合电源系统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组合在一起,以满足电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能量需求。这种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延长续航里程,并降低运行成本。根据GBT 40433-2021的要求,混合电源系统的设计需兼顾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平衡,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该标准对混合电源系统的多个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例如,某知名电动车制造商通过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与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开发了一款混合电源系统。该系统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色,续航里程提升了约20%,同时充电时间缩短了近30%。
安全性是电动汽车混合电源系统的核心考量之一。GBT 40433-2021强调了系统在过充、过放、短路等情况下的保护措施。此外,标准还规定了严格的环境适应性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在极端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正常工作。
例如,在一次针对某品牌电动车的实地测试中,混合电源系统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充分验证了其卓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混合电源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相关企业应进一步优化系统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化。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更高标准的技术规范,助力全球绿色出行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