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冶金焦用煤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炼焦用煤炭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Coking Coal Used in Metallurgy
中国标准分类号:D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97-1998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于生产冶金焦的煤炭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397-1998 主要规定了用于冶金焦生产的煤炭的技术指标,包括灰分、挥发分、硫分、粘结性和水分等关键参数。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冶金焦的质量,从而影响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冶金焦用煤的质量要求,确保生产的冶金焦能够满足钢铁工业的需求。通过统一的技术指标,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
灰分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灰分会导致冶金焦中灰分含量增加,从而降低冶金焦的强度和反应性,影响其在高炉中的使用效果。根据 GBT 397-1998,冶金焦用煤的灰分通常有严格的上限要求。
挥发分是煤炭中可挥发物质的含量,它直接影响冶金焦的形成过程。合适的挥发分范围有助于保证冶金焦的强度和孔隙结构,从而满足高炉冶炼的需求。GBT 397-1998 对挥发分的要求旨在优化这一关键参数。
硫分过高会增加冶金焦中的硫含量,导致钢铁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如热脆性)。因此,GBT 397-1998 对硫分有严格限制,以确保冶金焦符合钢铁工业的环保和质量要求。
粘结性是煤炭在炼焦过程中形成冶金焦的关键特性。粘结性好的煤炭能够更好地结合成高强度的冶金焦。GBT 397-1998 中明确规定了粘结性的最低要求,以确保焦炭的质量稳定。
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煤炭的燃烧效率和焦炭的质量稳定性。高水分可能导致炉温波动,进而影响焦炭的强度和均匀性。GBT 397-1998 对水分含量提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
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具体步骤包括采样、化验灰分、挥发分、硫分、粘结性和水分等参数,并与标准中的限值进行对比。
不适用。该标准仅适用于冶金焦生产所需的特定种类煤炭,例如气煤、肥煤、焦煤等。其他用途的煤炭(如动力煤)不在此标准范围内。
不能直接用于冶金焦生产。不符合标准的煤炭可能需要经过预处理或混合其他合格煤炭才能达到要求。这会增加生产成本并影响效率,因此建议优先选择符合标准的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