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海洋防灾减灾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海洋灾害的预防、应急响应、评估及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Title: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9632-2020《海洋防灾减灾术语》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海洋防灾减灾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定义,为相关研究、管理和实践提供统一的语言基础。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海洋灾害应对领域术语体系的空白,还对提升我国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灾害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包括风暴潮、海啸、赤潮、海平面上升等。这些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活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科学、系统的术语体系,对于加强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GBT 39632-2020涵盖了海洋防灾减灾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以2018年台风“山竹”为例,这场超强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此过程中,GBT 39632-2020所规定的术语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风暴潮”这一术语帮助气象部门准确预测了海平面异常上升的情况;而“疏散计划”则指导了地方政府如何高效组织民众撤离危险区域。
此外,在赤潮灾害中,术语“富营养化”和“生态修复”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了对赤潮成因及治理方法的深入理解。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海洋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可能进一步增加。因此,不断完善GBT 39632-2020标准,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先进技术和经验,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通过推广这一标准,我们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更加完善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为保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