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生物灾害防治和预警系统的联网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及接口规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生物灾害防治和预警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Networking of Bi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Based on Publ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 列表
Q1: GBT 39581-2020 是什么?
GBT 39581-2020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生物灾害防治和预警系统的联网总体技术要求的标准。它旨在规范生物灾害防治和预警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Q2: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生物灾害防治和预警系统提供统一的技术框架,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有效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从而提升整体防控能力。
Q3: 系统架构有哪些关键组成部分?
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终端、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用户终端等部分。其中,数据采集终端负责收集生物灾害相关数据;通信网络用于传输数据;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用户终端则为用户提供查询和控制功能。
Q4: 数据采集终端的功能是什么?
数据采集终端负责实时监测生物灾害相关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病原体浓度等),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其功能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和传输。
Q5: 通信网络需要满足哪些技术要求?
通信网络需支持高可靠性、低延迟和大带宽,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同时,网络应具备加密和认证机制,保障数据安全。
Q6: 公用通信网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公用通信网通过采用加密算法、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需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修复。
Q7: 数据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处理和分发生物灾害相关数据。它还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帮助用户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Q8: 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多重校验和冗余备份。同时,定期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校准也是必要的。
Q9: 用户终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用户终端允许用户查看实时数据、接收预警信息、查询历史记录以及执行远程控制操作。它通常包括网页界面和移动应用程序两种形式。
Q10: 如何评估系统的性能?
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率、误报率和漏报率等指标进行评估。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系统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Q11: 实施该标准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Q12: 维护工作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