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即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黄花蒿及其相关产品中青蒿素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Artemisinin Content in Artemisia Annu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GXAF 0012-2023 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为例,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样品前处理步骤的变化,进行深度解析。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GXAF 0012-2018)中,样品前处理采用的是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去除杂质,但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同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结果偏差。而在新版标准中,引入了固相微萃取技术。这种技术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样品预处理时间,而且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具体应用时,需选用适当的涂层纤维头,并优化萃取条件如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青蒿素能被高效提取并保持其化学稳定性。
以某实验室实际操作为例,当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测定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时,首先将干燥粉碎后的样品加入到含有内标的溶液中,随后插入预处理好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一定时间完成萃取过程。之后将纤维头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进行热脱附,通过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实验表明,与传统固相萃取相比,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且检测限降低了约30%,重复性RSD值也从原来的8.5%降至4.2%。
此改动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于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数据质量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分析技术的进步对标准更新带来的积极影响。实验室在采用新版标准时,应充分理解这一变化背后的科学依据和技术优势,合理调整自身的工作流程,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检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