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臭参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种子种苗、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臭参的优质高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Choucan (TYNRZ 00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臭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TYNRZ 001-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更新。其中,关于“土壤肥力管理”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这直接影响到臭参的生长质量和产量。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土壤肥力管理的具体指标和操作流程,这对于提升种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土壤pH值调控”为例,在新标准中,推荐将土壤pH值控制在6.0至7.0之间。这一范围被认为是臭参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测:使用专业的土壤测试工具定期测量土壤的pH值,确保其处于适宜范围内。
2. 施用石灰或硫磺:如果土壤偏酸性,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来提高pH值;反之,则可使用硫磺降低pH值。
3. 有机肥料的应用: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量,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帮助维持适宜的pH水平。例如,每亩地可以施加约20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并配合适量的生物菌肥。
4. 轮作制度:合理安排作物轮作,避免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性质恶化。比如,在种植臭参前后可考虑种植豆科植物或其他对土壤改良有益的作物。
通过以上方法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的土壤pH值调控要求,能够有效促进臭参根系发育良好,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此外,这些措施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