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安物联网感知设备数据传输安全性评测的技术要求,包括评测内容、评测方法和评测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公安物联网中感知设备的数据传输安全性评测及相关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Evaluation of Data Transmission of Public Security Internet of Things Perception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37714-2019
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和优化流程,可以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不同敏感级别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加密算法。例如,对于低敏感数据使用轻量级加密算法,而对高敏感数据则采用高强度加密算法。
引入动态密钥更新机制,根据设备运行时长或数据传输频率自动触发密钥更换,减少固定密钥带来的安全隐患。
将安全功能模块化,允许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加载或卸载特定的安全组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处理部分敏感数据,减轻中心服务器的压力,同时缩短响应时间并降低网络传输风险。
为关键数据设置多条传输路径,在主路径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部署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检测异常行为,并结合AI算法快速识别潜在威胁,及时发出告警以减少人工干预。
实施分层权限管理体系,仅授权用户访问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避免因权限过大导致的信息泄露风险。
制定周期性的安全审计计划,通过自动化工具扫描系统漏洞并记录改进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确保设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协议栈,便于未来扩展新功能或与其他系统集成,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意识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人为失误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