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铬酸盐法测定汽油中四乙基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含有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的汽油中四乙基铅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etraethyl lead content in gasoline by chromat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K12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75.1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377-1964(1990) 标准?
GBT 377-1964(1990)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用于测定汽油中四乙基铅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铬酸盐法,通过化学反应定量分析汽油中的四乙基铅含量。
为什么需要测定汽油中的四乙基铅含量?
四乙基铅是一种有毒物质,曾被用作汽油的抗爆剂。然而,其燃烧后会释放铅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测定汽油中的四乙基铅含量对于控制环境污染和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GBT 377-1964(1990) 中的铬酸盐法是如何工作的?
铬酸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四乙基铅与铬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特定的化合物。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消耗的铬酸盐量,可以计算出汽油中四乙基铅的含量。
如何准备样品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是的,只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和误差来源,例如试剂纯度、温度控制等。
GBT 377-1964(1990) 是否仍然适用?
虽然该标准发布较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具有参考价值。然而,随着环保法规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因此该标准的应用范围可能受到限制。
如果测定值超出标准限值怎么办?
是否有替代方法测定汽油中的四乙基铅?
目前,除了铬酸盐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这些方法更为先进且灵敏度更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GBT 377-1964(1990) 的局限性有哪些?
如何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