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IPv6基准测试的总体原则,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要求、测试方法选择以及结果评估的基本框架。本文件适用于进行IPv6网络设备、系统和服务的基准测试的相关方。
Title:IPv6 Benchmark Testing Method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ZGTXXH 052-2023《IPv6 基准测试方法 第一部分:总体原则》中,与旧版相比,新增了关于IPv6网络性能评估的关键指标定义。其中,对“IPv6吞吐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重要调整。
旧版标准仅要求在单一链路层协议下测试吞吐量,而新版增加了对双栈环境下IPv4/IPv6混合流量吞吐量的测试要求。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测试环境搭建和数据采集两方面。
首先,在测试环境中,需要同时部署IPv4和IPv6网络基础设施,并确保两种协议栈可以正常互操作。这意味着不仅要配置双栈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还需正确设置NAT64/DNS64网关以实现IPv4地址与IPv6地址之间的转换。
其次,在数据采集阶段,除了记录传统意义上的IPv6单协议吞吐量外,还必须统计通过双栈架构传输的数据总量,并区分出其中IPv4和IPv6各自所占比例。这要求使用专业的网络分析工具来实时监控并分离不同协议的数据流。
例如,当测试一个支持双栈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 构建包含IPv4和IPv6两个独立但相互连接的虚拟局域网;
2. 启动负载生成器向这两个网络分别发送相同大小的数据包;
3. 使用抓包软件捕获所有进出站点的数据帧;
4. 分析抓取结果,计算出总的吞吐量以及IPv4与IPv6各自贡献的比例。
通过这样的改进,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实际网络条件下IPv6的实际表现,为运营商优化其服务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