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荧光增白剂泛黄点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荧光增白剂泛黄点的测定。
Title:Fluorescent Brightener - Determination of Yellowing Poi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制品和造纸工业中的化学助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并发射蓝光来提升材料的亮度和白度。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导致材料表面出现泛黄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为此,中国国家标准GB/T 36899-2018《荧光增白剂 泛黄点的测定》应运而生,为行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
GB/T 36899-2018标准详细规定了荧光增白剂中泛黄点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制备、测试条件以及结果分析等步骤。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含荧光增白剂的产品,尤其是对白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标准中提到,泛黄点是指荧光增白剂在特定条件下因分解或老化而产生的黄色斑点,这些斑点会显著降低产品的视觉效果。
泛黄点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荧光增白剂的种类、添加量以及储存条件等。例如,某些类型的荧光增白剂在高温或强光下更容易发生降解,从而产生泛黄点。此外,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可能加速这一过程。
以某知名纺织企业为例,他们在使用一款新型荧光增白剂后发现部分产品出现了明显的泛黄现象。通过采用GB/T 36899-2018标准进行检测,他们确认问题源于增白剂的耐久性不足。随后,企业调整了增白剂的配方,并优化了生产工艺,成功将泛黄点的发生率降低了70%以上。
GB/T 36899-2018标准的出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统一的检测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产品质量,减少因泛黄点问题引发的客户投诉。同时,该标准也为科研机构提供了研究方向,促进了荧光增白剂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荧光增白剂泛黄点的测定是一项关乎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GB/T 36899-2018标准为行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效规避泛黄点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