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彩苏类病毒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检测技术要求及结果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五彩苏类病毒的检测与检疫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Solanaceous Virus in Cole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五彩苏类病毒检疫鉴定方法(GBT 36849-2018)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36849-2018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五彩苏类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的标准文件。该标准规定了如何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检测和鉴定五彩苏植物中可能存在的类病毒,为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彩苏是一种观赏性植物,但其可能受到类病毒的侵染,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下降甚至死亡。类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若不及时检测和控制,可能会迅速传播并危害其他植物。因此,检疫鉴定是防止类病毒扩散的重要手段。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类病毒是一种比普通病毒更小的病原体,仅由单链环状RNA组成,不含蛋白质外壳。它们通常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引发特定的症状。与普通病毒相比,类病毒更容易传播且更难被清除。
样品采集需注意以下几点:
PCR扩增是检测类病毒的关键步骤,应注意以下事项:
如果PCR扩增后电泳图谱中出现预期大小的目标条带,则可初步判定为阳性。进一步确认需结合以下因素:
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虽然无法完全杜绝类病毒感染,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该标准适用于以下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