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被动建筑用装配式新风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被动建筑中使用的装配式新风系统,其他类型的建筑也可参照使用。
Title:Passive Building Modular Ventil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被动建筑用装配式新风系统的改进与应用——以TZZB 2893-2022版标准为例
在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提升的大趋势下,被动建筑用装配式新风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发布的TZZB 2893-2022标准对原有版本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关于“新风热回收效率”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本文将围绕这一条文展开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新风热回收效率的规定较为宽松,仅要求设备在特定工况下的热回收效率达到50%以上即可。然而,新版标准大幅提高了这一指标的要求,明确规定所有被动建筑用装配式新风系统在额定工况下的热回收效率必须不低于70%,且在极端条件下仍需保持60%以上的效率。这一调整直接反映了当前建筑节能需求的提高以及对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更高期待。
那么,如何确保新风系统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呢?首先,在设计阶段应优先选用高效热交换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全热交换器和显热交换器均能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但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类型。例如,对于气候条件恶劣、温差较大的地区,推荐使用全热交换器,因为它不仅能有效回收显热还能处理潜热,从而更接近70%的目标值。
其次,合理布置管道系统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新风系统的设计应当尽量减少气流阻力,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同时,还需注意密封性问题,任何泄漏都会导致热量传递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整体性能表现。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特别是在安装热交换芯体时,要确保接口处紧密连接,防止冷热空气短路现象发生。此外,调试阶段也非常重要,通过精确调节风机转速、风量分配等参数,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平稳高效。
综上所述,TZZB 2893-2022标准通过对新风热回收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促使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只有充分理解并正确实施这些规定,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与舒适健康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