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磷化铟多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或其他类似方法制备磷化铟单晶所用的磷化铟多晶原料。
Title:Indium Phosphide Polycrystal
中国标准分类号:H52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磷化铟(InP)多晶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半导体材料,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现代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GB/T 36706-2018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磷化铟多晶的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这一标准不仅为磷化铟多晶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磷化铟多晶以其高电子迁移率、宽禁带宽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著称。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微波器件、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以及红外探测器等领域。例如,在光纤通信中,磷化铟多晶可以作为激光器的核心材料,提供高效的光发射性能;而在红外探测器中,它能够灵敏地检测红外辐射,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监控系统。
GB/T 36706-2018 对磷化铟多晶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纯度、晶体结构、电阻率等关键参数。例如,标准规定磷化铟多晶的纯度需达到99.99%以上,以确保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晶体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因此标准对其结晶度和缺陷密度也有严格限制。
以某知名半导体企业为例,其生产的磷化铟多晶通过了GB/T 36706-2018认证,其产品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信号传输速率,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磷化铟多晶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GB/T 36706-2018 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国内磷化铟多晶的质量水平,也为行业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新型生产工艺的开发和新材料的应用,磷化铟多晶有望在更多高科技领域展现潜力。
总之,磷化铟多晶作为一种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其发展前景广阔。而GB/T 36706-2018 的出台,则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