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产业园区内水的分类使用及循环利用的原则和要求,包括水资源规划、用水管理、污水处理与回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产业园区在水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方面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Reuse of Water in Industrial Parks -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根据GBT 36575-2018
标准,产业园区在水资源的分类使用及循环利用中,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调整策略,在不违背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在园区内实施用水分级管理,将不同用途的用水需求分为高、中、低优先级,优先满足高价值用水需求,同时优化低优先级用水的来源选择。
引入实时监测系统,动态跟踪用水量和水质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循环利用的比例,避免资源浪费。
结合园区内外部的多种水源(如雨水、再生水等),建立灵活的供水网络,根据不同季节或需求波动调整水源配比。
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水处理设备的维护周期,避免过度维护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引入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例如膜分离技术或生物处理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新鲜水的依赖。
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用水高峰和低谷,合理安排用水计划,避免高峰期集中用水带来的压力。
对园区内各企业的废水进行分类收集,通过预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或其他非饮用用途,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将水处理过程与园区内的能源供应系统耦合,利用余热或废热为水处理提供能量支持,降低能耗成本。
与第三方水处理服务商签订灵活的合同模式,根据实际用水量支付费用,避免固定成本过高。
定期开展节水和循环利用的员工培训,增强全员参与意识,从细节处挖掘节约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