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地下渗滤系统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选址要求、工艺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地区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by Subsurface Infiltr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村生活污水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技术指南》(TACEF 070-2023)在技术要求和实施细节上相较于旧版有了显著提升。本文以“地下渗滤系统的土壤介质选择”这一关键内容为例,探讨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及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
首先,在旧版中,对于土壤介质的选择仅提出了较为笼统的要求,缺乏具体的指标参数指导。而新版则明确规定了土壤颗粒大小、渗透性以及有机质含量的具体范围。例如,土壤颗粒直径应在0.5毫米至2毫米之间,渗透速率需保持在每秒0.1到1毫升,且有机质含量不宜低于5%。这些量化指标为设计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有助于提高工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新版指南还强调了土壤介质的维护管理措施。与旧版相比,新版增加了定期监测土壤理化性质的内容,并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包括pH值、含水量和微生物活性等指标。当发现土壤性能下降时,应及时采取翻松或补充新鲜土壤等补救措施,确保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新版指南执行,特别是在选择初始土壤介质时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比如,在干旱地区可能需要适当增加保水材料的比例,而在湿润多雨区域则要着重关注排水能力。此外,施工阶段也必须严格控制土壤填充质量,避免出现层间混杂现象,从而保障整个地下渗滤系统的高效运转。通过这样的细致规划与严格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地下渗滤系统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