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禽品种标准的编制原则、内容结构和表述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家禽品种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ultry Breed Stand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6177-2018《畜禽品种标准编制导则 家禽》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家禽品种的分类、命名、评估和保护工作,为家禽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项标准不仅对提升家禽品种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推动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家禽品种的标准框架。在标准中,家禽被划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和兼用型三大类别。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养殖者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同时便于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与推广。例如,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高蛋白食品的需求增加,肉用型家禽的市场占比逐年上升。据统计,2022年中国肉鸡产量达到了约14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其次,标准强调了家禽品种命名的规范化。一个科学合理的品种名称不仅能反映其特性,还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例如,“京粉一号”这一品种名称,清晰地表明了其蛋壳颜色为粉色,且主要面向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这种命名方式既符合国际惯例,也便于消费者识别。
此外,GBT 36177-2018还提出了家禽品种评估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遗传性能测试、生产性能监测以及健康状况评估等。通过这些评估手段,可以确保家禽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传承和优化。以某知名蛋鸡品种为例,其在经过多次评估后,产蛋率提高了8%,饲料转化率提升了5%。这一成果得益于严格的评估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最后,标准还关注家禽品种的保护问题。随着工业化养殖的发展,一些地方特色品种面临灭绝风险。为此,标准建议建立家禽品种资源库,保存珍贵的遗传材料。例如,浙江省建立了“浙江地方家禽品种基因库”,成功保存了十余种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源。
综上所述,GBT 36177-2018《畜禽品种标准编制导则 家禽》是一项全面且实用的标准,它不仅规范了家禽品种的管理流程,还促进了养殖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未来,随着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相信中国的家禽养殖业将迈上新的台阶。